特斯拉表示,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触觉传感器的集成,并减轻前臂的重量。后续所有新Optimus机器人都将配备该“增强版”手部。
Optimus的设计初衷,是投身重复性工作场景、助力危险环境作业,有望重塑物流、医疗、制造等行业生态。按规划,明年年底前预生产原型将在部分工厂“上岗”,2026年向外部公司交付量产单元。
除了技术层面的利好,机器人产业还迎来了政策的进一步支持。南京市近日发布《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。其中提出,到2026年,南京市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,自主工业机器人在行业内继续保持领先优势,“机器人+”创新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、成为国内标杆。
中东赌博数据
这一政策的发布将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,也增强了市场对机器人板块的信心。
车企纷纷入局
今年以来,我国机器人产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,增长势头强劲。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产量最大的国家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2024年1-10月,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6.57万台,同比增长13.3%;服务机器人产量为871.19万套,同比增长18%。
与此同时,AI大模型蓬勃兴起,进一步赋能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搭建,让机器“大脑”更聪慧,促使机器人产业发展提速。这使得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,华为、小鹏、长安等国内车企纷纷跨界“逐鹿”人形机器人赛道。